三輔客帶你看陜西——合陽羅山寺塔
羅山寺塔又名岱堡塔,位于合陽縣和家莊鎮(zhèn)東馬村南約1000米的乳羅山東峰。如果從澄城的寺前鎮(zhèn)順108國道入合陽境,向北遠望,只見東西二山峰如同雙乳羅列在大地上,,這便是“乳羅”的由來。此塔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至十二年(847~858),2013年列為全國文保對象,。唐時有“東有羅山寺,西有法門寺”之說,,寺廟毀于文革時期,,現(xiàn)殘存主塔一座,土塔兩座,。已知古塔被盜掘5次,,地宮文物險被盜走,現(xiàn)在還有個別盜洞,。古塔原為九層,,現(xiàn)留七層半。清代合陽人王省所著《合志辯駁》中這樣寫乳羅山:“自山南遠望,,真如兩乳羅列,。比興安府漢陰縣之雙乳山,尤覺有情,。”塔四壁外側(cè)有磚砌隱柱,,一至四層檐下有一斗三升斗拱。
收藏在北京圖書館善本書庫中明嘉靖二十年魏廷揆所撰的《合陽縣志》,,系汲古閣舊藏,,屬海內(nèi)孤本,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編纂最早的合陽地方志,。該書在“山川”部分記載“乳羅山”時有這樣一段話:“乳羅山,,縣南三十里。相傳一貨郎過此山,,得青卵焉,,置之箱內(nèi),脫殼為蛇,。馴畜稍大,,復置之故處,,名其蛇曰乳羅。乃后截道噬人甚厲,,方左眾覓貨郎,,使禁之。貨郎著刃于地,,叮嚀作念,。蛇引頸自刎而死。”貨郎為民除害,,其義可欽,;乳羅知罪自裁,其行可敬,。乳羅山東峰俯瞰金水河,,風景優(yōu)美。羅山寺在上世紀50年代拆除,,木料磚瓦蓋了學校,,如今只有一座建于晚唐的方形空心磚塔。
【兩座土塔的相關資料】塔的左右兩側(cè)各有土塔一座,,三塔并立,,形如筆架。過去講究風水,,羅山寺塔選址高敞,在合陽縣南,、東南都可以看到,,稱為合陽文峰,但又覺一峰太孤,,遂有在明代任過察院的仵魁倡議,,于清順治十年(公元1653年)筑此兩座土塔,以補合陽文脈,。山門前下面郁郁蔥蔥的柏樹,,稱之為老陵,是埋葬當年個代羅山寺方丈的陵寢,。
【西北側(cè)土塔】
【東南側(cè)土塔】
責任編輯:楊春波
網(wǎng)友評論